“微改造 精提升”:越城这一破败小弄堂里开出了朵时代之花

 时间:2023-10-18 02:24:59      作者: 欧宝官网入口

  “走,荡(方言:逛)弄堂去”。时下,要说绍兴古城内最时髦的生活方式,莫过于约上三五好友,踏着夜色,去“荡”弄堂。

  这条大家都愿意去“荡”的弄堂,位于越城区塔山街道,名为“柴场弄”,又称“风越里”。它北邻秋瑾故居,东临咸亨酒店,南接银泰城,西望风则江,坐拥绍兴古城核心区位,也是如今的“人气高地”。

  然而,这里曾是一片老旧居民区,虽在闹市却并不起眼。2019年,“柴场弄”作为绍兴老城区首个有机更新片区,开始“焕新”。历时数年,风越里特色街区揭开神秘“面纱”,如今行于巷弄间,老式台门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民间传统文化与潮流艺术相互交融。这方小天地,正加速“生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沿着和畅堂往西,走过秋瑾故居,斜对面,就是风越里的北入口。造型别致的玻璃屋印入眼帘,上面贴着极具个性的“书巢”二字,浓郁的咖啡香,透着年轻的味道。沿小巷向里,又可见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一新一旧,别有一番风韵。

  “我第一次来时,部分危房已经倒塌,看上去非常破败,现在真是大变样。”作为风越里项目负责人,陈宗杰回想起初见“柴场弄”时的场景。以“政府+社会”合作建设运营方式,市名城办统筹谋划,开元文旅接手了风越里项目,推进“微改造 精提升”,“尽管破败,但设计团队欣喜不已。”他说。

  为何欣喜?与“柴场弄”的历史变迁不无关系。北宋年间,这片区域曾被山阴县学宫膳堂用来堆放柴薪,此间一条路以“柴场弄”命名。明朝时,又成为当朝宰辅、大学士朱赓府宅的一部分。在数百年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柴场弄”经历盛衰,但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保留下了多个时代的建筑风貌。

  “以往城市更新项目,基本都为同时期的建筑,但风越里项目不同,既有明清时代的历史遗存,又有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宿舍楼,覆盖了从木构架到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种建筑类型,留下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印记,这种独特性让项目更具价值。”陈宗杰表示。

  基于原有格局的复杂性和丰富度,设计团队系统梳理了场地的历史脉络,最大化保留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遗构,写足了“留”的文章。

  据悉,风越里项目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仅拆除了2000多平方米旧建筑,其余均按原有肌理和风貌恢复或改造,尤其是保护修缮了朱赓故居、冯家台门等三处文保建筑。

  在风越里,有一处唤做“秘密花园”的地方。从外而看,已无屋顶,墙壁脱落露出红砖,窗户上锈迹斑斑,这处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通过加固等方式,保留了原本的房屋框架结构,里面可寻见房屋主人生活过的痕迹。真实的时代记忆,让这里成为热门打卡地。原样保留由东湖石头铺就的旧青石板路;保留清代留存的断裂墙基进行复建……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一些老旧城区改造,可能是瓦片翻翻,白墙刷刷,整体翻新,追求老房子的感觉,但不是老的东西了,我们想把本真的东西留下来,让不同时期的建筑和谐共生、记忆共存,实现新旧融合。”陈宗杰说。

  贯通古今,“风越里”还新建了一条空中廊道,长廊高低起伏,连接起片区中的各类建筑群,行走其间,可见不同时代风貌,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包括基因和细胞。城市基因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特征,有山川等自然基因,历史上重要的人文地标等。基因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但城市的细胞要天天复兴,不复兴,生命就死亡了。”针对“城市复兴”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这样说。

  传承基因、更新细胞,在“留”的同时,风越里项目也以文化为内核,进行着有机结合、活化利用的创新探索。

  风越里北入口,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几处高台内水波涌动,这处水景叫“瑾泉”,通过水的不同形态呈现,演绎鉴湖女侠秋瑾波澜壮阔的一生。

  如此巧思,随处可见。例如,全新建造的玻璃屋“书巢”,“书巢”引自陆游的书斋名,屋子四周和屋顶都采用了玻璃设计,显得很通透,而这样的突破,并不常见。“对面是秋瑾故居,如果建石墙建筑,与其产生较大高差,会有一种压倒性的感觉。”陈宗杰说道,“因此,我们推出广场,将建筑后移,又采用玻璃形式,避免视觉上的压抑,也营造出了二者间互动感。”

  位于项目西南角,有一座创意建筑“星屿”。远远望去,“之”字形的线条流畅舒展,似有挥毫泼墨的写意感。据介绍,这种设计蕴含“越古超今”的内涵,用以致敬书圣王羲之,传达绍兴书法文化。

  越地文化元素,在老旧建筑上同样得到了转化与体现。经修缮和微改造后的朱赓故居,被打造成一处文化展示、艺术体验的功能空间,进门处挂上了写有“朱箭里堂”的牌匾。 此四字有何含义?一位工作人员解释道,绍兴历来人才辈出,有一词“会稽竹箭”,形容会稽一带优秀人才多。这一典故流传至明代,有人为讨好宰相朱赓,利用谐音,将其改成“会稽朱箭”,“我们把这个词搬出来,写成‘朱箭里堂’,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借着他们发问的机会,传播一些古城文化知识。”

  文化之风,浸润着“风越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渗透进了它的名字之中。根据释意,“风”源于秋瑾、鲁迅等一批硬骨头,为“绍兴风骨”;“越”,取自越地,是在地文化的象征;“故”,即故里,代表朱赓、秋瑾等名人故居。“风越”通“风月”,表达旷达、闲适之味。仅仅三字,凝练着绍兴的文化精神与城市品格。

  “文化,是绍兴的最大优势,但文化是厚重的,带有历史感。我们在做的是文化的‘翻译’工作,把文化用更轻盈、更放松的方式呈现出来,把绍兴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陈宗杰表示。

  听民乐,饮清茶,举头赏月;着汉服,伴清风,游园对诗;绘傩面,制香囊,以手造物……今年中秋,风越里举行了一场中秋园游会,绝美景致、丰富活动,带火了节日气氛,吸引了市民游客来“荡”。

  从民谣演唱会到戏剧展演,从诗歌分享到茶艺分享,风越里以兴趣为连接,常态化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文艺属性的青年理想社区。有人喜欢戏剧,有人喜欢咖啡、茶会,风越里通过建立兴趣社群的方式,汇聚心理年龄25岁到30岁的人群,为他们的兴趣买单。在风越里项目品牌运营经理周黄蓥看来,“不同于传统商业,这里更像是艺术空间。”

  目前,风越里拥有咖啡、酒吧、文创工坊等多业态,入驻了10余个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设计阶段,业态布局是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操作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对现有风貌的破坏,也对植入业态的匹配度有更高要求。

  因此,入驻风越里的品牌,都经过用尽心思挑选。每个品牌都有主理人,他们是品牌所有者,也是兴趣群体的引导者。一个个品牌聚起一个个兴趣社群,实现了社区里的资源流动。与此同时,运营团队嫁接了充沛的外部资源,常常邀请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做阅读、戏剧、绘画等多领域的交流分享,将新的理念带入进来,实现了跨区域的兴趣联动。

  “绍兴,就像一个水池,它里面的水已经挺满了,但长时间不流动,会变成一潭‘死水’。我们就像水泵,把外面的水抽进来,让池子里的水溢出去。”周黄蓥表示。

  在风越里走上几圈,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它的东南西北都有入口。四通八达的布局,意味着客流从四面八方而来,也代表着这片街区多元、开放的姿态。在这里,年轻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兴趣点,享受一种惬意舒适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家都希望打造一个活泼开放、参与感强的公共空间,它不是固定死板的,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周黄蓥说。

  无论是微改造阶段还是运营阶段,注重细节把握、精细管理,始终是风越里项目的一大特色。保证项目质量,负责工程建设的是拥有数十年经验的专业团队;倡导服务理念,物管工作请了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员加入;盘活街区资源,运营团队几乎全是90后,他们“游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发现年轻人的兴趣点,找准时尚的“风向标”。

  日复一日的用心打磨,让昔日“柴场弄”的再次亮相惊艳了众人。在今年7月举行的绍兴·古城创新大赛上,风越里项目荣获了古城社区创新赛道金奖。

  “风越里项目,是绍兴古城内保护传承和微改造精提升的一个样板,在保留大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植入丰富业态,历史街区与银泰商圈互补,呈现出了强劲活力。”市名城办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尹政威评价道。(文字: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