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片创新生态“热带雨林”

 时间:2023-11-23 23:14:14      作者: 欧宝官网入口

  中流击水三千里,借得东风好扬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近年来,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赛道上,全国上下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势头,各大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

  新征程上,广州落实好赋予的使命任务,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既要持续增强内生动力,也要借好先进地区“东风”。

  今起,广州日报策划推出《高地行思录》大型全媒体报道,派出多路全媒体采访队伍,深入上海、重庆、杭州、武汉、长沙等城市的代表性项目展开实地调研,深入探寻其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过程中破难题、激活力的生动实践,为广州进一步激发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激活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创新动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建言献策、汇智聚力。

  上海,黄浦江蜿蜒穿城而过,汇江注海。江海交汇孕育发展热土,为这一创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2018年11月,习到张江科学城考察调研,希望科技工作人员增强科学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学技术创新摆到更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学技术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瞄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一目标,上海正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为牵引,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在第一动力的赛道上全力奔跑、更加有为。

  看创新源——在高校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在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他们勇闯“无人区”;看创业者——科学城里人气最旺的是咖啡馆和书店,创业者们在这里线下约见,面对面思维碰撞“擦火花”;看创新链——大企业打造创新平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参天大树和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拔节生长……

  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第一站来到上海,实地走访张江科学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探寻上海在提升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以及打造全链条科创平台、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密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裕妩、陈庆辉、贺涵甫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安静整洁的厂区,厂房里是正在轰鸣的各种机械和泵站。这一静一动,给第一次造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重装备基地的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滩涂地,现在却成了驱动我国核电站国产“心脏”生产的重要“产房”。

  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的工业重镇,诞生过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近些年来,上海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抢占全新赛道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上海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全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的“3+6”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其中,把全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作为强劲发展发动机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的上涨的速度,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记者在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以下简称“重装基地”)走访时了解到,作为首批在临港投资建设制造基地的企业之一,已经扎根临港十几年的这片“重装基地”带动了火电、核电、大型船用曲轴等高端产业装备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在这里聚集,创下诸多首创:全球首台第三代华龙一号堆内构件,全球首台第三代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填补了火电、核电、大型船用曲轴等高端产业领域一系列国内核心技术空白。

  参与了“国和一号”湿绕组电机主泵“卡脖子”核心部件及原材料自主化研发等多项工作的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乐博士和记者说,此前,我国核主泵(反应堆冷却剂泵,被称为核电站的“心脏”)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对于核主泵技术国产化、自主化的需求日渐强烈。

  “新的核电技术需要一种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核主泵,它要求整个主泵没有动密封,于是上海电气凯士比尝试将湿绕组主泵用于三代核电压水堆上,这在整个世界都是首创。”金博士说。从2011年开始,上海电气凯士比的团队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最终成功打破了三代核电主泵主要是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形成“国和一号”主泵的自主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化能力。

  “这里将吸引更多科学精英汇聚,引领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致力于形成基础科学的‘上海学派’,打造前沿基础研究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李政道研究所直属党支部书记赵昕

  习曾多次在上海考察,提出要“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聚焦关键领域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一批上海成果实现全球“首创”。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达到12个。上海光源开放运行13年以来,开放共享率居全国首位。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实现“水窗”波段全覆盖,标志着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张江已初步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上顶级规模、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提高基础研发水平,离不开高品质人才的引进。颁发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试点外籍人才口岸签证、外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张江科学城不断探索人才制度,构建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2021年,上海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在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他们勇闯“无人区”。据了解,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第一年,17个入选项目负责人的平均岁数仅37岁。目前,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已经拓展至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鼓励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合适的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制度,自由选题、自行选人、自主使用经费。以5年一个周期,上海每年向每家“特区”投入1000万至2000万元,已立项单个项目专项经费在100万至1000万元不等。

  2021年位于张江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新楼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随国家、上海市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李政道研究所全职外籍高层次人才比例也在慢慢地提高。李政道研究所直属党支部书记赵昕表示:“这里将吸引更多科学精英汇聚,引领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致力于形成基础科学的‘上海学派’,打造前沿基础研究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上海搏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刘冰带着QFR这个中国原创的技术落地在了张江科学城漕河泾分园。“来到张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里不仅集聚了多家高水平大学,也集聚了各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刘冰说,公司的核心产品定量血流分数检测仪(QFR)是用于冠心病精准诊断的全球首创产品。“我们的血管内超声的产业化落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频声能转换器及其核心零部件完全国产化,打破美国和日本核心器件供应链壁垒,实现自主可控,并且该核心元器件将有望实现中国智造出口。”

  “这里有科技创业所需的全部资源和要素,一家普通的咖啡馆里都能碰到志同道合者。”——张江科学城创业者顾捷

  今天的张江科学城,要问哪里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无疑是遍布各处的咖啡店和各种新概念的书店。不少大学毕业生在这里参加各种沙龙,创业者们与产业、园区或行政方面的负责人在这边“线下约见”,面对面解决问题。

  从创新创业到专业整合,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落地,上海正推动各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迈进。临港新片区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型平台建设和管理力度,专门出台科学技术创新型平台管理办法,实施依法管理、综合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动态管理模式,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了一批科创型功能平台落地布局,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专业、灵活、具有吸引力的转化、孵化平台,成为临港新片区科技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张江科学城已形成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孵化链条,是上海双创载体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已成为张江双创孵化的显著特色。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大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创新需求发布、应用场景开放等方式,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已有46家跨国企业加入,其中65%为世界500强。

  从张江孵化器成功走出来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2人创业团队起步,经过近八年的发展,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张江科学城中的独角兽企业。2021年7月,傅利叶智能总部搬入了张江机器人谷。

  张江科学城在国际化的市场推广条件、政府的科创项目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政策和基础建设扶持,在傅利叶智能CEO顾捷看来,最重要的是张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像美国硅谷一样,那里有很多大小企业、孵化器,形成了一个生态,创业者愿意去硅谷,是因为那里创业成功的概率高。”

  顾捷告诉记者,选择张江是因为这里产业链很完善,上游有众多优质的零部件供应商,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通过供应链优化,变成真正落地的产品。同时,张江是人才聚集地,“张江创业氛围好,人才聚集度很高,交流方便,随便找一家咖啡馆,当面就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让上海成了优秀建筑的聚集地,囊括了大量且多样的建筑形态。目前,上海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67处,其中约80%为建筑遗产。

  在最近30多年的发展中,上海共指导完成500余处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催生了包括新天地、外滩源、思南公馆、张园在内一大批经典项目。

  有专家指出,上海城市更新发展的这30多年,重心不断调整,在“拆”“改”“留”三个字上下足了功夫。从最初启动实施“365危棚简屋改造”,到2000年启动“拆改留并举”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其后上海城市发展方式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型,近年来更是开启了保护性征收模式。

  素有“海上第一名园”美誉的张园就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采用了“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开展保护性征收工作,完整保留了张园地块内全部历史建筑,通过恢复建筑肌理,进行修旧如故的保护改造。

  “张园不是上海进行的第一个历史建筑改建项目,但我们做到了精益求精。”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汝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一砖一瓦一门窗,到老建筑群墙壁上那些斑驳痕迹,以及屋内原本的布局,甚至每一块特殊花纹的地砖,我们都尽量予以保留或还原,力争在张园地块内,原汁原味地呈现出高规格、多品类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文化。”

  去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经历了历史性时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今年,《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还是张江科学城,作为近年上海经济发展的两大增长极,都紧紧聚焦在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让科学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动能。

  两地都有清晰的产业规划顶层设计,比如临港新片区,未来三年,它将以落实《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构建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加快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型储能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张江科学城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引进力度,完善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夯实“从0到1”创新策源基础。搭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一批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两园、两谷、一岛、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上海有配套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大量的创新企业、科研机构入驻和大量的科技人才聚集,形成良好的科创生态。走在张江科学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许多优秀的科研机构,构成了这片科学的沃土。还有许多科技公司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