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最悠久最有怀旧气息的地方有哪些?最能突出上海元素、以及历史沧桑感特别厚重的建筑、人物、大事件等都有哪些?

 时间:2023-11-12 19:51:07      作者: 欧宝官网入口

  上海的老地图上,除了路名、建筑名,总会有几个地名,用红字放大显示。不用说,在老上海,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地标。所以才会作为标志性的地名进行凸显。

  比如提篮桥、东新桥、八仙桥、老西门、斜桥、徐家汇、静安寺、曹家渡、大自鸣钟。次一级的,还有五角场、大八字、董家渡、十六铺、打浦桥、周家桥、三角地、虹镇。这其中好些个地方,现在已经没落,但在老上海,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十九世纪末,这里逐渐被辟为美新租界。其后人丁逐渐兴旺。东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茂海路(今海门路)、汇山路(今霍山路)三路交汇处,慢慢的变成为商业繁荣地段,菜馆茶楼、咖啡酒吧、五金器材、西服及生活服务业等相继兴盛。上海沦陷后,该地区为德、奥犹太难民居住区。犹太人在此开设理发、鞋帽、服装、五金、面包、小吃等商店和酒吧、夜总会、露天屋顶花园等娱乐场所。舟山路上,小型商店、小商品摊位鳞次栉比,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商业街,当时上海新闻报刊称之为“小维也纳”。抗战以后,尽管犹太人大多离开,但此地的商业氛围一直未曾中断。并因此设立了提篮桥区。

  解放后,该地区内鞋帽、百货、文具、烟杂等31家商店合并为大名百货商店;宝记、美达、艺华等26家服装店合并为东风服装商店;天福楼、兰村、鸿兴等3家饭店合并建成两层楼的北京饭店,并扩大经营业务。1959年,维也纳皮鞋店迁至霍山路。提篮桥更成为东北区域的商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里是码头和交通中心,商业更是迅猛发展。1978年,解放后第一座高18层的大名饭店开张营业。1988年11月,27层远洋宾馆开始接待中外宾客。拥有36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大名百货公司于1989年迁至现址营业,并于海门路设立黄金饰品行。利群旧货商店成为虹口区最大的日用品调剂商店,友谊交电家电商店、绵阳湖山音响总汇成为骨干企业,三味大酒店、豪门酒家、东虹大酒店、萃华楼、北京饭店装潢豪华,提高档次。万象照相馆、叶大昌公司、一定好炒货店、大丰制衣公司等一批市、区名特商店也在该地区设立分店。维也纳皮鞋店继续发扬“中华老字号”经营特色。提篮桥绸布店地处要津,经营品种门类齐全,花色繁多。此外,该地区还有为民超市、葆康中药店、为民药店、沪江书店、长治小吃店、名士皮革商店、提篮桥花木商店、海港服装商店、翠峰茶叶店、伯特利饭店等大店、名店15家,各类小型商店200余家。提篮桥和东长治路成为区级商业中心,有各类商店700余家。这一闹忙景象,一直持续到90年代。随着人口的逐渐老化、拆迁,提篮桥跌入谷地,再无之前的盛景。唯一留下的,可能就是提篮桥监狱了。提篮桥三个字,也从繁华闹市,变成了监狱的代名词。

  位于黄浦区南部,泛指浙江中路、延安东路交会处⼀带。东新桥原是洋泾浜上⼀座桥名。洋泾浜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即现在的延安路),热闹异常,虽然不算长,河上却桥桥林立。在一份宣统二年(191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上,洋泾浜上共有大大小小十四座桥,平均每114米就有一座桥,无论从哪座桥上远远望去,都可谓是桥桥相连的景象。民国3年(1914)后填洋泾浜筑今延安东路时桥毁,但地名留了下来。

  1874年,今浙江中路处已有教建造的寺,俗称外国寺。吴淞人庄某1916年在海口路8号开设了中鑫茶楼,茶客众多。桥堍东部的中南饭店(鑫利大楼)、西面的源丰润烛店与桥南的大沪饭店鼎足而立。其中中南饭店的沪剧场曾为该地点增添繁荣景象。1929年左右,海门人徐姓兄弟三人创设中国道德油厂于新桥街(今浙江南路)、宁兴街(今宁海东路)转角处,生意兴隆。桥址北部是北海路、湖北路、海口路、浙江中路交会处,该处曾是皮革业、纸扎业聚集成市的地方,由于这里的地形有利于电车转弯、掉头、停靠,交通繁忙。最南端的公馆马路(金陵东路)从1908年起,有法商二路、十路有轨电车行驶,在此设有东新桥站。英商的三路、五路电车也由桥址北部开往山海关路和北站,电车四通八达,东新桥便成为东西南北交通枢纽。1914年后洋泾浜填没筑路,东新桥被拆除,但因桥址附近商业和交通发展,东新桥就成了原桥周围地区的一个习称地名。

  解放后,这一带商业服务业依然繁荣,旅馆、饭店、食品店等营业一直兴旺。今浙江中路的同春坊(63弄)内有旅社及翠文斋食品厂,马路旁有饮食摊及南来顺馆,因此在这里食宿和活动的较多。靠近延安东路和浙江中路南端的商店,有锦美装潢五金店、冠生园面包房、程裕新茶叶店、上海市鞋帽批发经营部、黄浦区广东路粮管所、杜五房熟食腌腊店、新隆点心店、延安服装厂、东新圆规厂等。

  目前唯一还是用东新桥这一地名的,是14路终点站。而14路,已经开行了一百多年。

  八仙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八仙桥,指的是旧上海十字轴即东西向延安路和南北向西藏路的交点上。大的四至范围,东到今云南南路,南到今淮海路及其周边,西到今嵩山路,北到今延安东路。通常指大世界周围的一片地区。

  狭义的八仙桥,是指金陵中路、龙门路、永善路(已消失)交会的五岔路口及其附近,即以金陵菜场(八仙桥菜场/华洋菜场,今上海广场)为中心的周围一带。

  之所以有广义狭义之分,是因为最早的八仙桥,在西藏路以东云南南路一带;后来西藏路以东,有更出名的大世界作为地标,所以八仙桥就专指西藏路以西的八仙桥菜场一带了。就跟蓟这个地名,从北京的名称,逐步转移变成天津蓟县的名称一个道理。

  八仙桥不像东新桥真有一座桥。之所以叫八仙桥,是因为此地原来叫八里桥(法国人为了几年第二次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而起的名字,八里桥街,即云南南路)。但对华人来说,这一个名字侮辱性太强,于是私下里称其为八仙桥街。其后,附近修了很多桥(当时还没有填浜筑路,所以附近有很多河,比如西藏路当时叫周泾浜;延安路当时叫洋泾浜、北长浜),都命名为X八仙桥。连接云南中路、南路的有北八仙桥;架设在今大世界游乐中心与大世界旅社之间的有老八仙桥;跨越宁海东路、西路的有中八仙桥;连接今大众剧场与对面时代钟表店的有南八仙桥。境内还有石八仙桥(金陵菜场与八仙桥邮局之间)、木八仙桥(嵩山电影院与马路对面)。

  有这么多桥,说明当时这一带很热闹。之所以很热闹,是因为这里是租界扩张之前的老法租界、老英租界和老华界的交界处。其后租界西扩,这里才变成法租界。

  十九世纪后期,在今金陵菜场处出现了由简易木屋组成的华洋菜场后,菜场附近相继筑路,沿街开设米店、烟行、烛号、锡箔庄等,以华洋菜场为中心的新区片,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形成。

  1900年开始填周泾浜筑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1914年后填洋泾浜、北长浜筑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917年在东北部建立大世界游乐场。大世界的开设促使周围一带繁荣,逐步形成大世界区片。以后八仙桥区片范围就偏移到了西藏路以西,不包括今西藏南路以东部分。

  1921年后,南京大戏院和里弄中的恒雅甬剧场相继出现。1927年起,法商电车多经过该地区,英商电车线路又在大世界附近交接。境内大小饭店、饮食摊、旅馆星罗棋布,衣着、鞋帽、百货商店鳞次栉比。三十年代后,这一带有新华、国华、东莱、聚兴诚等银行,还有多家银楼。八仙桥地区进入繁荣时期。1930年八仙桥菜场翻新,改为二层楼,华人和洋人一起在这里卖菜,是当时中西合璧、华洋杂处的典范。黄金荣的家在这里。整个法租界,东段旧式里弄居住的是数目众多的普通民众,中段新式里弄居住的是大量中产阶级人士,西段高级公寓和花园别墅居住的是高等华人和达官贵人。这里正好是东中结合处。

  孤岛时期,大量华人涌入租界,八仙桥更加发达。“衣”有金陵路绸布庄和里弄中近百家成衣铺,“食”有三和楼、富春楼、锦江、成都、同兴等各帮大小饭馆,“住”有八仙、交通、南京、世界等一批中小型旅馆,“行”有法商多路电车通过。且烟馆、赌台、妓院、舞厅众多,人潮鼎沸。

  解放后,商业网点经过调整,原有著名商店现大都存在,而且有所扩展,例如协大祥、宝大祥绸布店,慎发祥鸡鸭店,葆大参行、达仁堂药店,汪怡记茶庄等。大世界,也是小朋友最喜欢去的游乐场,有多少人的童年,都是在这里照哈哈镜和捡糖纸长大的。1978年后,境内出现了一批新的公司、中心和市场。如宁海西路农副产品贸易市场、西藏南路的文化艺术服务公司、龙门路的上海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等。不过,到九十年代,这里慢慢的开始大规模拆迁,逐渐趋于平淡。

  这个地标现在还在,还是地铁的一大站。老西门是上海老城的西大门,故名老西门。

  老西门街市,东至曹家街,西到西藏南路,南抵蓬莱路,北达方浜路。处于原法租界和老城厢的交界处。老西门前名仪凤门,旁有水门一座,肇嘉浜、周泾、陆家浜等汇流于此。原来商铺甚少,居民购物须驾船过桥,较为不便。

  民国元年拆城填河,两侧开设店铺,出现商业区雏形。后随华界与租界、东门至西门电车通车,此处成为邑城与租界之间的陆上交通枢纽,商业渐趋兴旺,一批特色名店如张兴记丝线店、老同盛南货店、大富贵酒楼、永和祥棉布店、老大房茶食店、冠生园食品店、西门子钟表店等开张营业,共和大戏院等娱乐设施也开始兴起。抗战胜利后,新开了一批五金交电、钟表照相、服装皮鞋、百货绒线、西药房等商店,使街市愈益繁荣。解放前的老西门,是华洋杂处之地的商贸、交通枢纽,是上海老城厢的门户。

  解放后,商业网点布局经过不断调整,地处六叉路口的老西门闹市周围,享有盛誉的大店、名店林立,有上海市第八百货商店、上海乔家栅、冠生园食品公司、老同盛南北货总号、全泰服装公司、菊花美发厅、勤凤缝纫用品商店等。依旧保持着繁华闹市地位。

  改革开放后,这些大店、名店,扩大营业面积,美化购物环境,发展经营特色,销售利润激增。同时,扩建、新建光华副食品商店、隆兴昌百货商场、西门钟表公司、富士登皮鞋商场、凤凰皮草行、向民家用电器商店、第十五金商店、奇乐照相馆、天龙金店、奥菲斯文教用品商店、银马座酒城、联农咖啡厅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饮食网点,使老西门街市吃、穿、用、玩齐全。此外,在梦花街设有老西门农副产品集市,有摊位400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老西门曾经是上海淮海中路以南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规模甚至一度超过崛起前的徐家汇,许多住在老南市、老卢湾的居民,常常喜欢去逛老西门。

  在90年代中期之后,老西门由于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居民外迁、周边产业撤退(如一些纺织等轻工业的下岗潮)等多种因素,加之邻近的新天地开发的虹吸效应,老西门商圈逐渐衰落,淡出了人们传统商业中心的视线。徐家汇、新天地的崛起,打浦桥的坚挺以及别的地方中心的纷纷登场,在上海市区次一级的商业中心名录内,老西门早已经排不上号。第八百货的停业,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时刻。老西门的时代过去了。

  徐家汇路和肇嘉浜路都是填浜筑路的,肇嘉浜向东流到南市的“斜桥”处分作两条,一条改向东北流,在老西门处的水门流入城里,为肇嘉浜的下游水道,约1915年填平筑路,取名“肇周路”;另一条继续向东,在今南浦大桥处注入黄浦,叫做“陆家浜”,就是今天的“陆家浜路”。

  斜桥是陆家浜西段的第一座桥,就建在陆家浜的顶端,以斜桥为界,桥西是肇嘉浜,桥东河流分作两条,即陆家浜和肇嘉浜。由于“斜桥”位于中国地界和法租界的交接处,在“国境线”徐家汇路口上,当年还设置了大铁门,派有“红头阿三”把守。由于进出租界方便,遇事容易逃匿,“斜桥”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滋生了为数不少的旧上海三教九流、地痞流氓和青红帮人物。

  陆家浜在1926年填浜筑路时拆了,陆家浜路成为东西交通要道。而“斜桥”作为地名却被保留下来了。这里是沪西南的交通枢纽,有方斜路、肇周路、徐家汇路、制造局路、陆家浜路等多条马路在此交汇(也是一个五角场,方斜路已消失),途经此地的多辆公共汽车、电车在这里设“斜桥站”,使“斜桥”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同时,伴随着交通的发达,商业也开始繁盛。斜桥的北端,顺昌路、复兴中路的转角处,就是现在上海“丰裕生煎”的出生地——丰裕点心店。西门妇孺医院(红房子医院)位于东北角。泰康食品店、大方绸布店、永年路石库门小区、位于西北。南侧有“外国坟山”和“斜桥殡仪馆”。丽园路上有“海会寺火葬场”,专职火葬。东南有江南造船厂制造局。不远处建国东路上,有荣金大戏院(黄金荣的产业,后改名建国电影院)。建国电影院对面是“大康里”,里面有远近闻名的孩子帮里的霸主;西行不远则是斜桥附近的商业街顺昌路,日用百货、服装店鳞次栉比。肇周路上还有一处大型的唐家湾菜场,花色品种和摊贩数远多于永年路菜场。徐家汇路口有惠中堂,一处历史悠远长久的教堂,东隔壁便是惠中中学(五爱中学/李惠利中学)。斜土路口有一家久新搪瓷厂,所产物品都是建国后的硬通货。

  不过到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斜桥已经逐渐没落,泯然众人,只剩下了一个地名。

  现在的徐家汇,可能比历史上还要出名。毕竟,现在的徐家汇是上海最闹忙、最高端的地方之一。

  徐家汇在清代中叶,仍是人烟稀少的荒僻地区,“丛棘黄茅,为上海西区瓯脱之地,无所谓镇也”(《重建东生桥记》)。战争前后才扩展到今华山路一带。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法国耶稣会教士南格禄进入徐家汇后,将耶稣套设在徐家汇,并在徐光启墓东侧建筑一座天主堂,是天主教在徐家汇活动的开始,以后又陆续建成耶稣会修院、圣母院、圣经院等宗教建筑。1851~1861年(清成丰年间)徐景星在东生桥东堍(即今徐镇路70弄处)逮茅屋三间,开设米铺,四周仍为荒地。太平军进军上海期间,公共租界修筑通徐家汇的军用路(今华山路),法租界当局借口防御太平军和兼顾徐家汇天主堂利益修筑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从斜桥直通徐家汇地区,市郊及附近地区居民为逃避战火,纷纷来此居住,人口剧增,“于是天主堂购地数亩及徐姓、张姓建平房数十间,外则开设店肆,内则安插难民,遂成小市集”,始称徐镇。“同治二年(1863年)天主堂将肇嘉浜改道移东,又开辟马路,商贾辐辏,水陆交通。光绪十年(1885年)天主堂将市房翻建楼房:十九年九月(1894年)祝融为灾,尽付一炬,是年冬,重行建筑,焕然一新”(民国《法华乡志》)。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有一富商张士希在东生桥东购地,建造二层楼石库门里弄房屋百余幢,即今孝友里。程谨轩和顾象新又往东各建店楼数十间,从此,市面日益兴盛。1910年耶稣会在老堂南面又建成一座可供2500名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哥特式大教堂。由于法租界势力继续扩展,自1860年到1914年间共越界筑路20多条,其中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姚主教路(今天平路)、福履里路(今建国西路)直达徐家汇。1914年4月法租界以划清越界筑路“警权”为名,把租界扩展到今徐家汇华山路以东、肇嘉浜路以北地区。此后,商店逐渐增多,道路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先后有了电车、电灯、邮政、自来水等设施,渐渐形成都市面貌,并与西南市郊农村相接,成为城乡结合的枢纽,称为徐家汇市(镇)。到20世纪30年代,天主教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已占有徐家汇内东至天钥桥路,西至丈定路,南至斜土路,北至徐镇路的大片土地,成为天主教在上海的活动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徐家汇商业繁盛,并有上海电影制片厂、交通大学、上海天文台、徐家汇藏书楼、徐汇区文化馆、徐汇剧场等文教单位;徐光启墓地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上海体育馆(万体馆)、上海游泳馆、华亭宾馆近在咫尺。交通便利,有15、26、42、43、44、50、56、72、92、205、218等公交车辆经过,其中有5条线路作为起迄点站。上海西区汽车站和徐闵线汽车站有长途汽车可达闵行、松江、青浦、金山等区县。徐家汇成为西南部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后,太平洋、六百、东方、港汇、美罗城、汇金等商场日进斗金,徐家汇更是成为整个上海的地标。近些年,随着社区商业的发展,徐家汇尽管有所没落,但依然是王者级别的商业中心。

  和徐家汇近似,现在的静安寺,可能比历史上还要出名。静安寺是全上海最高端的地方,没有之一。

  因为有寺庙,所以此地才叫静安寺。这里同样是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的交界处,多条马路再次汇集,交通发达,慢慢的变成为繁华的闹市区,延续至今。

  远在五代吴越广筑圩田发展农业时, 这里就开始有了圩田。在南宋嘉定年代以前,这一带称西芦浦沸井浜。自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古刹静安寺由沪渎迁来此处后,寺名即渐取代地名。元朝时成为上海地区的游览胜地。在上海置县(元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前后,这里是高昌乡的一部分。至清末成为法华乡二十七保八图贤圩(贤圩系圩田的圩名)。因地近县城,渐成乡镇。在太平天国时一度成为太平军进攻上海和英军帮助清廷围剿太平军的军事要道。自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英租界自泥城浜(今西藏中路)越界筑路至静安寺后,英人及外国侨民在这一带定居经商者日渐增多,华商富贾亦纷纷在此开设店铺,遂成市镇。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静安古寺修复,每年举办庙会,市面更加繁荣。至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划为公共租界西区时,已成为一大市场了。1932年建成的百乐门舞厅,在当时即有“远东最高乐府”的美誉。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大量人口涌入租界避难,许多著名商家为求安全亦迁入租界。静安寺地区商业骤然兴旺,原有空地纷纷建起各种商业用房,银行、银楼纷纷在此设立分号,相继出现百乐、静安等大商场,沿今华山路、万航渡路开设近十家银行、银楼,愚园路(今华山路以西段)形成“理发一条街”……静安寺地区商业格局大致形成:以租界与华界分界线为标志,界线以东即租界内,以高档商业为主,银行、银楼、舞厅皆开设于此,大店、名店集中;界线以西华界内,大多经营低档生活用品,小店林立,娱乐场所多为戏院。租界内禁赌,故沿华界一侧开设有不少大小赌场,著名者如“六国饭店”(今贵都大饭店、希尔顿宾馆所在地)。整个静安寺地区商业布局呈现出一派类似“中英街”的奇特景象。这种布局一直持续至抗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租界被收回,人为阻隔消除,静安寺一带交通越益便捷,商业更趋繁荣,商场规模逐步扩大,华山路、愚园路、南京西路一带成为沪西闹市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造和新建市第九百货商店、第六医药商店、得利车行、西区老大房、大发南货店、正章洗染店以及棉布、服装、饮食、参药、钟表、眼镜等商业网点,还有红都影剧场以及工商银行、新华书店、邮政局、电报局等设施。静安寺不仅是本区主要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全市最繁华的闹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梅龙镇、中信泰富、恒隆、久光、芮欧、嘉里中心等高档百货的崛起,静安寺慢慢的变成了全上海最高端的商业中心,没有之一。

  清道光十二年至十三年(1862~1863年),上海租界当局为与太平军作战,并以此为借口,在靠近公共租界的西部和西南部一带(已超越租界区域)修筑极司菲尔路(Jessfield road),在极司非尔路靠近曹家渡的东段又辟筑极司非尔支路,两路交汇形成三角形地带,当时俗称三角场。1900年开始,租界当局再次大规模越界修路;劳勃生路(Robison Road,今长寿路)、白利南路(Brennan Road,今长宁路)、康脑脱路(Connaught Road,今康定路)和星加坡路(Singapore Road,今余姚路)分别于先后辟筑,并与极司非尔路交汇于曹家渡,成辐射状,被称为“沪西五角场”。

  此地逐渐形成曹家渡市,市面日兴,沿岸兴建起振泰、达丰、信昌、卞恒记货运码头,水陆交通便捷,农民商贩自四乡载运粮米、柴草等物,群集三角场江边集散,成为沪西商业中心之一;道路两侧酒楼、饭馆、茶肆及各类商号应运而起,民房相继建起,人口迅速增加,市面日趋繁荣,形成曹家渡商业闹市地段。

  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原曹家渡口东首建木桥一座,称曹家渡桥,原渡口遂废,因三官堂庙坐落桥南堍,俗称三官堂桥;以桥南堍为中心,分东、中、西3市,规模大过邻近法华、周家桥等集镇,尤以“五角场”的东部街市最为繁荣,成为曹家渡中心地区,市民俗称之为“沪西小上海”。

  上海解放后,曹家渡分属江宁(今静安)、普陀、长宁3区管辖;在逐步规划整治过程中,先后迁移部分工厂,调整商业网点,成为一个拥有大小商场、商店100多家,行业齐全的商业中心;“沪西小上海”的称号,从始至终保持到八十年代。

  不过,八十年代之后,三不管地带的曹家渡彻底衰落。直到今天,连地铁都没有通一条。

  大自鸣钟,是老普陀的骄傲。大自鸣钟建于1926年,原名川村纪念塔,是纪念一位日本企业家川村利兵卫的纪念塔。这座塔位于劳勃生路(今长寿路)上,高14米,四面都有十二小时制的钟面,报时的时候钟声四处飘扬,十里闻名,许多人经过此处都会驻足对表。其后,这一地带就被成为大自鸣钟。

  该处除了川村利兵卫的日商纱厂外,不少民族资本家也纷纷在此建厂,职工日益增多,建造了许多简陋工房,使这里居民聚居,商肆日盛,至20世纪20年代,慢慢的变成为沪西地区商业集中的闹市而融入市区。大致范围东至今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人们把这一带也习称为“大自鸣钟”。这里也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30~40年代,境内商业继续发展,更是沪西商业兴盛的地区之一。沪西居民上街购物都到“大自鸣钟”去。至解放前夕,大自鸣钟附近共有400多家商店,大多以经营居民日用生活品和饮食行业为主。较有名的有恒大布店、顺昌祥棉布店、聚兴园酒菜馆、四如春面馆、寿康亨酱油店、老宝凤银楼、仁厚堂国药号(后为民康中药店)、大寿生中药店、华德利西药房(后为长征药房)、西康菜场、悦来芳食品店、魁元斋食品店、福源盛米号(后为普陀区第六粮店)、大昌顺南货店、新公大南货店、同大昌百货店(后为同大昌文化用品商店)、艳新西法洗染公司(后为艳新干洗总汇)、万丰烟纸店、南华袜厂、联合胶鞋商店、日升陶瓷店(后为长江日用杂品商店)、沪西浴华池、正泰五金店(后为上海市第六五金商店)、天真照相馆、金刚理发店(后为金刚美发厅),还有长寿路邮政营业处(后为普陀邮电支局),泰来、宏济、泰丰、鼎康典当行,盐业银行西区办事处等,但店肆房屋及四周居民住宅,大部分均为老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或平房、简屋,里弄住宅密集,市容陈旧杂乱,市政设施差,下水道常年失修,雨后经常积水。

  20世纪50年代,市政府开始对这一带做改造。对居民住宅的危房、简屋进行大修;改建下水道,填高路面;设置泵站以消除积水之患。同时陆续调整商业网点,改造上述老字号商店的门面橱窗,新增设上海市第四百货商店、嘉羚时装商店、红花家用电器商店、阔步鞋帽商店、西园点心店、白玉兰小笼馆、金都酒家等。1959年8月动工拆除了钟塔。公共交通路上的“大自鸣钟”站名,改称为“西康路”或“长寿路”。正式出版的市区地图上亦不复使用“大自鸣钟”片名。“四百”、“群众日用品调剂商店”这大自鸣钟一带,曾被称为是困难时期的“香港”。

  1997年,长寿路拓宽,拆除了这一带的危房、简屋,建造了许多新型商住大厦。四周有维多利广场、恒达广场、深房广场、华园新四百店(原市百四店,现名亚新生活广场)、上青佳园、光明城市公寓、千路公寓、常德大厦、玉城大厦、新南华酒楼等。2000年,新建了占地4万平方米长寿公共绿地,逐渐形成上海市西区的绿色商住中心长寿路商圈。

  随着普陀区曹家渡、中山公园的陆续兴起,长寿路商圈开始没落。自鸣钟三个字,也彻底被人遗忘。